人大教授余虹自杀之谜
来源:
心灵地带
日期:2018-11-26 14:09:33
点击:1372
属于:热点快评
作者:吴为
12月5日中午1时,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余虹从他居住的世纪城小区10楼上跳下身亡,年仅50岁。据悉,死前留下了遗书。
对于他的死,已有多种解读。但从文人圈里发出的信息来看,尊重多于揶揄,哲学解读多于对事件本身的认知。可以理解,对于死去的人我们又有什么权力横加指责呢?但是,余虹自杀之谜却不会随各类声音的消失而消失。看下面的声音:
“在正午,一个尼采式的时间,他从高空坠落,像一片落叶?抑或一只飞鸟?”这是诗意化的描述,似乎死亡是一种美境。
余虹自己在生前一篇《一个人的百年》中写道:“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,他人哪里知道?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和勇气的表示,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。”这似乎是他自杀的理由。
更真实的原因,像他的同事透露的,他患上了抑郁症和失眠症,精神处于极度无助状态。这倒比较可信。无论你多有学问,多有境界;无论你是文艺理论或美学家(如余虹),还是哲学家(如尼采),只要有了比较重的心理问题,且得不到心理救助、心理治疗,都会选择放弃生命的方式。有人问,余虹教授之死是心理问题所致吗?可以肯定地说,是的。不只是余教授,其实人人都有心理问题,只不过表现的程度不同罢了。
这个问题就牵扯对生命真谛的认识问题。余虹曾在《人生天地间》中发表对死亡的看法:“不错,你是要死的,你的死是不可替代的。死亡启示你是一个独立个体,让他们回到自己并守护自己的自由。因为死是人特有的一种能力。”这种看法也许是余虹死亡的致命伤。他对生命的看法有着致命的误区。
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很复杂的。从心理学的角度,人是不愿离开这个世界的,从人对死亡的恐惧就能体验。余虹之死不止是因为抑郁症和失眠症,他实际上死于找不到活着的快乐,精神找不到出路的天空。他被这个物质世界挤压得太难受了,才发出了绝望的哀鸣。他没有信仰,境界没法升华。那个喊着“上帝死了”的尼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自杀的。
在国外,是有自杀救助组织的。我们对自杀却讳莫如深。可以假设,余虹教授如果在之前遇到了我,我会给他一个心里救助的小秘方的,我想,他那时就不会撇下远在美国的儿子而撒手人寰的。人需要信仰,有信仰的人是不会自杀的,因为他知道:我还没有完成上帝交给我的任务呢,怎能逃脱呢?他会珍惜生命,忍受痛苦,消除自身的业力,来生的福报。这样不就避免了余教授被摔得惨不忍睹的命运吗!还有一个办法,就是找心理咨询师寻求救助,也可能避免自杀。
我说得以上两点,国人都很难做到。信仰不立,难以立命。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困惑就是精神健康问题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我对余教授的死持否定态度。我知道这样对余教授可能显得不近人情,但对他的亲朋好友却有意义。因为他们知道,肯定了他的死,就否定了他的生:余虹绝对不是以死的方式,在为活着的人证实着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