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——金融海啸反思系列之八
来源:
心灵地带
日期:2018-11-26 15:04:10
点击:1525
属于:心理预期
——金融海啸反思系列之八
作者:文杰
在前面的文章中,已充分说明:以欧美为代表的物质文化统治人类命运的时代即将结束,人类在近五个世纪的探索中,虽然获得了物质上的收获,但付出的代价也是空前的,可以说得不偿失的。在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探索人类的福祉的过程中,真实的结果是:两次世界大战牺牲了4000万人,东西方资本与共产的理念冲突中,牺牲了8000万人;地球资源已接近枯竭,环境污染充斥人类的各种生存环境,使地球变成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家园。
这就是物质文化带来的恶果。
尽管如此,人类走到今天,根本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。人类毕竟是智慧的,人类不可能走向灭亡。人类的反思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我们再回到拥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华文化,她的灿烂、她的辉光、她的无奈,在西方物质文明、坚枪力炮的打击下,慢慢走向彷徨、动摇,变得极度不自信,甚至崇洋媚外。正是这场金融海啸给了我们重新审视西方物质文化,重新刨析东方中华文化的机会。
几千年的中华文化,并不像有些学者说的一无是处:因为他们的坐标就是西方文化,以西方文化当做人类的正宗。也有一些学者把中华文化说成一朵花,把西方文化扁成臭狗屎,一堆垃圾。其实,西方文化的精髓也是优秀的,只是近五个世纪的物质文化是垃圾。东方的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优秀的,但也存在着糟粕。这些问题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均有论述。今天仅就中华文化走向世界,带给世界什么样的新景象作一下阐述:
1、中华文化走向世界,将给世界一个惊喜:幸福原来可以这样得到
人类的主流价值观是重社会财富的占有,物质的享受,器官的娱乐,感官的刺激。其实这是人最表层的、最肤浅的精神刺激。要获得隽永、深刻的精神愉悦,需要从人的内心来寻找,从人的精神升华中来寻找。几千年,在主流的中华文化中,社会主流人士并没有过多的占有财富,并不是亿万富翁,却生活的洒洒脱脱。尤其以儒、释、道为代表的修炼文化,为世俗社会树立了一个样板:原来人可以这样生活。同理,人类获得幸福不只是一条物质路,中国人的优秀志士生活体验中,认为物质不仅带不来永恒的幸福,反而是幸福的累赘,所以鄙视“见利忘义”的小人,倡导“舍生取义”的人格。
2、中华文化走向世界,可向世界宣称:健康的人生是这样的。
在以精神升华为主导的生活中,将“自私”当作负文化,将欲望的膨胀当作洪水猛兽,而在西方物质文化中,“自私”被当作人固有的本能,“欲望的膨胀”当作发展的动力。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就是以人的“自私”、“欲望的膨胀”为前提,来运转社会的轮子。由此可看出,东西方文化的差异。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评判这一文化现象,不难得出结论:“自私”、 “欲望的膨胀”这些东西是人这台机器中最粗俗的部分,根本不能用来主导一个人。用这些最粗俗的部分主导一个社会,社会最终会发疯的。这也是西方社会动荡不安的原因。
我们提倡的是中华文化中的“君子文化”、“儒商文化”、“重义轻利文化”、“民族气节文化”等,这是最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。
有人会担心这种文化模式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,其实这正是发展论的误区:社会的发展大可不必“只争朝夕”,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和谐的过程,而不是一个结果。
3、中华文化走向世界,可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修炼文化
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历史上奠定了以儒、释、道为代表的修炼文化,不仅为中国人,而且为世界各国人找到了一种全民修炼的文化模式。当然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也是一种修炼文化。人类在先哲的影响下,不仅在心灵世界,而且在世俗世界也树立了一面精神升华的旗帜。现在兴起的东方文化热,比如中医热、气功热、孔子热、老子热等,都是这一修炼文化的开端。
4、中华文化走向世界,可向世界展现一个全新的信仰体系,使东西方走向和谐,而不是冲突
西方信仰耶稣基督,东方信仰儒、释、道,都是民族文化,都具有局域性。但我们从东方信仰中可以推导出超出地域特征、超出文化局限的宇宙新文化——那就是以精神升华为主导的世界新文化。各民族的宗教文化都是这一文化的前奏,都在奠定基础。
有人怀疑:人类已经到这一步了,还有回升的希望吗?
我们的回答是:有,但需要时间。
只要中华文化没有消失,人类就有可能找到回归的根。